Yun He Capital
本周看点:
青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与青岛聚创中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领导一行到访云和资本;燧原科技获评首批智能技术企业科技信用A级;芯享科技荣登2022年年度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名单;九州云箭LY-70龙云发动机完成动力系统热试车;2022年杭州市高成长性百强企业排行榜: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位居榜首。
云和产业观察 边缘计算技术及生态发展分析(一) 国家政策及运营商MEC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内容紧密关联、互相促进,代表了信息通信产业前进的方向。边缘计算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信运营商、云商和行业领域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已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民生方方面面,带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31万亿元,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GDP,预计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5%。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随着5G加速商用,边缘计算产业已经从概念炒作期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供需双方均已开始大力推动边缘计算产品的商用部署。运营商积极从市场运营、技术储备、产品研发和产业生态等各个方面制定发展策略推进边缘计算建设。 中国移动通过构建边缘计算全栈服务能力,从“要素”经营向“要素+能力”经营转型,促进公司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要素和能力深度融合,实现从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引领需求转变,将成为占据万物智联竞争高地的必然选择。边缘计算的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构建“要素+能力”竞争形势的重要基础,从传统的泛在“连接”向“连接+计算+智能”新型基础设施转型升级,面向更广泛用户的纵深覆盖,为5G+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 边缘计算是中国移动5G+AICDE的战略核心之一,是加速5G商用,赋能百业的核心要素。公司大力推进“5G+”计划,融合5G与边缘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打造连接与智能融合服务、电信级边缘云服务能力,打造以5G为中心的泛在智能基础设施。5G+边缘计算将为工业柔性制造、云游戏、车联网等垂直行业提供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安全可靠性,满足拉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需要。 中国电信充分发挥边缘云网资源禀赋,通过自主研发MEC边缘云,将用户所需的网络能力和业务能力按需编排部署至离客户更近的位置,为用户带来最优的用户体验。其中,对于2B2C场景视频、游戏等业务场景以及中小型2B客户场景,中国电信推出共享型通用MEC平台,客户可通过自服务门户实现所需网络能力、业务能力/应用的订购,以及在全国任意边缘节点的编排部署,满足客户灵活部署,按需加载的需求。 对于2B场景,考虑到客户对于低时延,尤其是数据安全的考虑,中国电信推出了面向2B客户的独享型一体化MEC平台,重点为2B客户提供5G定制网边缘云网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典型行业应用,满足2B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低时延、大带宽、高算力、高安全的基础设施需求。 为此,中国电信将重点面向高清视频、云VR等内容/能力动态按需下沉至地市部署的需求,以及AR、VR渲染、云游戏等强交互类业务需下沉至区县的诉求,根据用户发展规模优先完成重点地市、重点区域的MEC建设部署。同时,根据2B典型场景,包括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港口码头、交通物流等业务需求,在重点地市重点区域完成MEC部署建设,并根据客户需求按需建设客户独享的一体化MEC平台,满足客户需求。 中国联通将MEC边缘云作为发展5G 2B/2C高价值业务的重要战略,MEC是电信运营商“云网边端业”融合协同关键环节、以网带业新触点(CT→IT→业务),也为运营商提供了新业务(产商品)形态。中国联通依托5G MEC边缘算网资源优势,推进“云网边端业”协同,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构建边缘生态孵化环境,实现边缘应用“一点创新,全国复制”。 为了更好地满足业务实时响应、一体化交付实施的需求,中国联通建立了全国统筹调度机制;成立1个MEC业务运营中心、N个创新业务孵化基地。X个省分专项拓展组,全力推进全国MEC边缘云节点规划、建设、运维、运营及MEC业务拓展的工作持续向三个方向发力: (1)生态构建方面,构建边缘应用商店生态,搭建“中国联通MEC生态实验室”,提供MEC试验床节点,搭建端到端网络环境、提供产品调测、产品入库上架、产品全国推广和运营支撑等服务。 (2)部署架构方面,中国联通MEC边缘云以全网中心节点、区域中心/省会节点、本地核心/边缘节点三层架构部署;中心节点(MEAO)对接云网融合门户、运营平台、生态开放平台,完成联通全网边缘业务应用的编排和管理;省级节点负责区域内所有边缘节点ME_ICT-laaS虚拟化资源管理、监控、调度、运维,MEP接入协同平台,边缘节点部署ME_ICT-laaS、MEP、ME-VAS,承载客户的具体业务应用。 (3)业务部署方面,主要采用四种模式分流,包含:共享+平台共享型部署模式,分流专享+平台专享型部署模式,分流共享+平台专享型部署模式,平台下沉(DP)部署模式。| 青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与青岛聚创中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领导一行到访云和资本
2月1日下午,青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杨蓉、青岛聚创中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豪等一行到访云和资本,公司董事长赵云和管理团队一同接待并就双方在基金设立、产业投资合作等方面做了建设性交流与沟通。
| 燧原科技获评首批智能技术企业科技信用A级
2023年1月,燧原科技被授予智能技术企业科技信用评级A级证书(智企评级证书)。智能技术企业科技信用评级认证项目由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于2022年10月正式开通,标志着连接智能技术企业与行业应用客户之间的关键纽带和桥梁正式建立。
该评级体系首创性地建立起智能技术企业的科技信用(尤其是AI新技术与应用)为政府、行业用户、金融投资机构等智能产业关键参与方,提供客观、科学评估企业科技信用的可靠工具,从而促进智能技术企业健康成长。智企评级技术领域实现了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覆盖,填补了国内智能领域技术企业创新及应用能力评估的空白,打破了供需双方传统的合作信任壁垒,建立起我国智能技术企业的科技信用。
燧原科技成为第一批参与科技信用认证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持续能力、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应用场景覆盖能力上的突出表现获得认证机构的认可评为A级。未来,燧原科技将继续秉持初心,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算力方面的优势,为业界构建软硬一体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客户及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价值,为产业赋能,推动中国数字化产业转型和升级。
(来源:燧原科技Enflame)
| 芯享科技荣登2022年度无锡市准独角兽企业名单
近日,无锡市科技局公布了2022年度无锡市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评价遴选结果,无锡芯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过去一年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实力,荣登准独角兽企业名单。
准独角兽企业是具有颠覆式创新能力,快速发展以及引领产,业趋势等特征的企业,是一座城市创新与产业生态的风向标。芯享科技董事长沈聪聪表示,入选无锡准独角兽名单,是对芯享科技科研能力和发展显实力的认可,公司将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推广,以可靠的创新技术为基础,优质产品方案为媒介,专业细致服务为保障,为产业界带来,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推进半导体CIM国产化事业。
作为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工厂生产自动化CIM解决方案服务商,芯享科技通过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已完成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工厂生产所需的智能自动化软硬件三大产品线布局。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引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切实帮助客户提升工厂的竞争力。
未来,芯享科技将持续以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导向向,加强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为国家相关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省市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不断作出贡献。
(来源:芯享科技官网)
| 九州云箭LY-70龙云发动机完成动力系统热试车
日前,九州云箭LY-70龙云发动机完成动力系统热试车,本次试车标志着龙云发动机在完成推力提升,可靠性测试等考核后,在上箭应用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本次动力系统试车是九州云箭为客户箭元科技提供的动力配套及动力系统测试服务,所测试的一子级动力系统贮箱是箭元科技国内首创的不锈钢贮箱。九州云箭与箭元科技携手打造的不锈钢贮箱+液氧甲烷的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技术方案,对标以spaceX starship星舰为代表的国际最前沿技术,本次测试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不锈钢贮箱+液氧甲烷技术的突破,为后续火箭飞行测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多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添枝加叶。
(来源:九州云箭)
| 2022年杭州市高成长性百强企业排行榜: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位居榜首
据介绍,2022杭州市高成长性百强企业的营收增速入围门槛为24.12%,48家企业的营收增速超过50%,10家企业的营收增速超过100%,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以352.05%的营收增速位居榜首。
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智慧出行国家队,公司在全球首个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移动互联网数字票务解决方案,率先推动全国轨交乘车出行互联互通,成功开创城市级“R+P”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新模式,致力创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交通新业态。公司立足智慧出行生态战略制高点,依托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打造数字票务、人脸支付、智慧乘客服务及商圈运营等系列解决方案,推动轨交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通城市地铁和停车场的任督二脉,多维链接公交、网约车、高速、加油站、共享单车等出行场景,整合出行产业链,优化行业价值链,构建智慧交通大脑,提升城市运营效率。
(来源:智研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