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 He Capital
本周看点:
云和资本2022年度员工述职大会圆满举办;星恒电源2023年度战略发布会开启“跃迁时代”;燧原科技入选清科2022 Venture50榜单;赫尔墨斯2023迎春年会暨年度优秀表彰成功举行。
云和产业观察
中国数据存储行业分析(下)
四、中国数据存储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数据存力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据罗兰公司测算,美国单位GDP存储容量高于我国,我国存储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规模上,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1年我国存储总量容量已达800EB,出货量年均增长速度已达50%。在先进存储设备上,半导体闪存具有断电不丢失数据、高性能快速读取、大容量、绿色节能等特点,其使用占比正不断攀升。
目前,数据存储总体容量集中度高,容量排名前7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河北、浙江、贵州省存储总体容量占全国的52%,北上广的存储总体容量超230EB,约占总容量的30%。为提高数据中心标准机架的效率,为算力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需关注数据中心单机架的存储容量即单机架存力指标。全国各省单机架存力水平普遍在120TB至180TB之间。湖北、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的单机架存力超过150TB,其他省份单机架存力在130-150TB之间。
五、中国数据存储行业存在的挑战
目前数据存储产业正通过体系性的技术整合,系统探索如何应对YB时代带来的数据存储新挑战。主要围绕存储产业技术革新、上层应用等方面开展。
(一)存储产业技术需要革新
在所有存储系统中,最终都需要将数据存放到最底层物理介质中。需要积极寻找更高速、更低功耗、更高密度、更可靠的材料提升存储产品竞争力,目前以闪存介质替代传统机械磁盘为主要方向。
(二)上层应用场景对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上层应用变化也对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年,IT各个堆栈界限明晰,且应用形式较为固定。但随着数据场景越来越多,相应的虚拟化、容器、云平台等新业务应用逐渐成为主流。以虚拟化为例,用户不需要再关心数据进入了具体哪个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设备,而是通过一个虚拟的资源池进行调度,简化了管理难度,但虚拟化环境下秒级的资源部署和回收却对存储的扩容和资源分配提出了更高的时效和性能要求。为适应上层应用变化趋势,存储供应商需要更深入地和产业生态融合,根据业务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六、中国数据存储行业发展建议
数据存储在国家信息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关键基础地位日益凸显,已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
(一)发挥创新优势,攻关存储技术瓶颈
在技术方面,部署下一代存储技术,推动存储核心技术底层研发和技术攻关,提升存储介质、安全设计、数据防护等关键技术水平,打造全球存储的创新高地;二是鼓励联合攻关存储技术瓶颈,发挥行业创新领军企业的创新带领优势,广泛发动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和领军企业,开展存储全产业链的产学研用协同,增强存储产业国际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完善数据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培养专业理论与行业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地方政府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和留住高端存储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的地域和行业布局。
(二)打造示范应用项目,构建存储应用生态
产业方面,一是构建先进存储应用生态,促进存储产业相关供应链融合;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化发展体系;三是针对金融、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打造示范应用项目,树立高效存储、先进存储、存算均衡、存储安全等方面的标杆。如在安全可靠上,推动政务云、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行业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场景的灾备体系建设,全国范围重点打造一批数据灾备的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实现标准和政策落地,带动千行百业,更好应对数据安全风险。
2023年1月16日上午,云和资本全体合伙人与员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了2022年度员工述职大会,在北京、杭州、无锡和湖州等地设立了分会场,全体前台、中台和后台员工进行了2022年度工作汇报,并由相应的主管合伙人进行了点评。会议的最后,各部门负责人同步了2023年度各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公司董事长赵云进行了重要总结。
赵云鼓励大家,苏轼曾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他概括性指出,2023年是云和实施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云和向上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多地多只更大规模基金的设立,公司也将迎来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其一是要把投资工作做扎实,选拔最优质的项目;其二是要把投后管理做好,为企业做好赋能;其三是要把好的产业落地到合作地方;其四是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合规风险;最后是中台、后台部门也要持续服务好前台同志们打大仗、打硬仗。同时,赵云还提出,云和战略研究院要不断拓开高端合作,只有公司合作的各方都能良性发展,公司内部的业务才能往复不断、良性循环起来。
此外,2023年是疫情开放后的第一年,赵云表示:“我们国家底子好,人口基数大,只要把所有大家的信心激发起来,只要把各个主体的活力释放出来、潜力激发出来,国内必然迎来大发展,国家对硬科技、绿色双碳等产业的支持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直接股权投资继续被大力鼓励,资本市场必将焕发光彩。希望所有的同事们,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不负云和。”
1月12日,以“聚能跃迁 星耀未来”为主题的星恒电源2023年度战略发布会于安徽滁州圆满举行。发布会上,星恒电源全新发展战略重磅出炉,同时将产品创新、技术突破、产业生态布局的成果进行了集中释放,以高瞻远瞩之姿向全球化、全场景、全产业链能源应用王者地位大步迈进。这也是继星恒电源2022锂电生态进化战略发布会之后,基于战略、产品、模式等不同维度展开全面探索创新一年。
滁州市政府副市长余成林,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广兰,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晖,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总经理邓亮,金通资本创始合伙人薛荣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股东、投资人,雅迪、爱玛、台铃、绿源、九号、小牛、柳州五菱工业、嘟嘟换电、麦田能源、固德威等客户伙伴和产业链供应商、行业媒体,共2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上,星恒电源董事长兼总裁冯笑表示,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池“黄金赛道”近20年,星恒已成为轻型电动车锂电池这一细分领域的全球王者,在全球拥有超2500万用户。同时,星恒面向未来进行全面五大跃迁—赛道跃迁、技术跃迁、产品跃迁、产业跃迁、价值跃迁。
其中,在赛道方面,星恒电源将以轻型车王者为基,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更广的应用场景进发。星恒将切入电动汽车生态、城市短途交通、储能系统以及围绕这三大场景的换电运营,布局标准化换电模块,为用户出行续航焦虑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星恒在与五菱宏光、麦田等客户取得不俗合作成绩的同时,也将会布局场地化、无人化、电动化设备,以及离网化、太阳能、小储能领域,构建出一个主赛道引领,多个细分赛道全面发力的发展格局,为领跑新能源市场积蓄力量。
(来源:星恒锂想)
1月11日,由清科创业、投资界发起的2022 Venture50榜单重磅揭晓。云和资本已投企业燧原科技入选Venture50风云榜、投资界数字科技榜两大榜单。燧原科技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致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交付普惠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原始创新、全栈自研、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产品。凭借其高算力、 高能效比以及灵活编程能力,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及新基建等多个行业和场景。
据悉,Venture50(简称V50),由清科创业自2006年创办,已成为高成长企业投资风向标。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立风云榜和新芽榜,聚集万家创业项目、邀数百家投资机构、逾千位投资人评审,为创业企业和投资机构打造多维互动平台,为众多创业项目带来资本助力。2020年以来增设行业榜单,从行业维度深度发掘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的未上市领军企业,带动资本对高成长企业的关注与发掘。
自榜单活动发布,截至2022年10月统计,V50榜单累计参选企业70000+,帮助企业融资超过358亿美元,近三年V50入榜企业后续融资率达61%,上市率约27.8%,积极促成创投支持产业落地、服务实体经济,引导更多创投与创新力量推动发展,全方位为创业创新创造厚植土壤。
(来源:投资界)
1月12日,赫尔墨斯2023迎春年会暨2022年度优秀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发展成绩,并对上一年度表现卓越的员工进行了现场表彰。
大会上,公司领导与全体员工一同回顾、总结了刚刚过去的2022,虽然经历疫情管控、高温限电等各种掣肘,赫尔墨斯依然创造了全年新签单突破亿元,全年立项、结项数再创新高,B3轮股权融资如期完成的亮眼成绩。展望2023,公司将紧紧围绕新的经营目标,一方面聚焦最新行业技术动向,在直升机飞行障碍物报警系统、eVTOL航电、新一代无人机地面站软硬件、VR/MR模拟训练设备、国产大飞机D级模拟机等多个领域深入开展研发创新;一方面积极争取量产项目/型号项目落地,推动公司新签单、收入、回款翻番增长。
(来源:赫尔墨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