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 He Capital
本周看点:
云和资本荣登「融资中国2021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云豹智能与燧原科技联合开发大规模高性能AI算力平台;无锡高新区领导一行来访芯享科技;人民日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八维通与洛阳轨道签署合资合作协议。
云和产业观察
智能穿戴设备——进入元宇宙的“开关”(上)
巨头牵引厂商齐发,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在曲折中前进
智能可穿戴设备,从名称上来看,很显然地表达了它的特点:既要智能,又可穿戴,这就决定了该类设备同时具有高度智能化和超级便携性的“智微”特点。从形象的角度看,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微型设备,相较于一个无所不能的宏大元宇宙,就好像是一个智能控制器那样的小不点,这个小不点可以简单的看作是一个智能开关;从产业发展进程来看,庞大的元宇宙世界要想建起来,可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元宇宙必然是一个以各种通信技术底座为骨架,以无数智能物联设备为血肉,交织构成的立体虚拟世界。元宇宙产业只有随着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各“砖块瓦砾”智能设备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而逐步成型。想要进入元宇宙产业时代,我们先从它的小不点开关——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说起。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头显、智能服装鞋帽和智能配饰……最常见的是智能手表/手环和智能眼镜,2012年是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Google发布了Google Glass项目,一开始定位消费者项目的Google Glass虽然后来遭遇了市场滑铁卢并转型行业、企业应用,但在2012年仍旧聚集了全世界科技爱好者的目光,成为可穿戴设备历史上的高光时刻,2012年也被称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这一年,通过众筹网站起家的Kickstarter生产了一款智能手表Pebble,原本目标只是筹集10万美元,最终却成功筹集了1000万美元的资金。
Google之后,各大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国际市场三星、摩托罗拉、LG、微软、苹果各显神通,国内市场华为、小米也都有所突破,尤其是2014年上市的小米手环以79元的价格颠覆市场,凭借超百万的销量一举成为地位稳固的头部玩家。一开始只是试水智能手表的华为,也在2020年飞速增长,成为国内智能穿戴市场新晋黑马。苹果于2014年推出第一代智能手表Apple Watch,2016年推出智能真无线蓝牙耳机Airpods。一开始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智能耳机和智能手表后来也帮助苹果成为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最大赢家。
2015年之后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遭遇了几年的冷遇期,用户的高期待和产品的实用价值之间产生了明显落差,市场增速也从300%、200%突然掉落至不到30%。同时,2015年,曾经风光一时的Google Glass项目被叫停,2017年被迫转型至行业应用。2015年9月,Apple Watch Series2上市,而当时还未找到产品方向的苹果智能手表不得不找一项噱头——提供配套的爱马仕表带来彰显产品的价值。2016年,曾经的行业宠儿Jawbone宣布停产智能手环,行业进入寒冬。明星项目Pebble则被过去的竞争对手Fitbit收购,而Fitbit自己也是股价一路下坡。
从出货量增速上来看,2016、2017、2018年是智能穿戴设备行业最艰难的时刻,难则思变,这几年智能穿戴设备的参与者们也开始探索一些新方向、新可能。2017年Apple Watch Series 3不再作为依托于手机的辅助设备,蜂窝网络版本的发布使得这一代苹果智能手表可以作为独立设备出现,使用场景大大拓宽。后来几代Apple Watch上又逐渐新增了更多健康监测功能如心电图、血氧、睡眠和女性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逐渐成为Apple Watch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另外一个智能设备领域的巨大进展没有出现在之前被更多人看好的智能眼镜/头显领域,而在耳机领域悄然发生——苹果的智能耳机AirPods成为一代革命性产品,仅仅在2019年一年就卖出了近6000万对,占据了超过50%的真无线耳机全球市场份额,也为更多品牌进军智能耳机趟开了一条道路。相对独立的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的组合也开始逐渐被更多除了科技极客外的普通用户认可。这一组合不对视觉注意力进行过多占用,同时使得用户在移动、运动或者其它不方便使用手机的场景下能够保持在线。智能手表与人体更好的接触性使得其在运动和健康领域有着智能手机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智能耳机则是最方便的智能语音入口。
相较于智能耳机、智能手表/手环领域,智能眼镜和智能头显在消费者市场的进展相对缓慢。VR/AR头显更多的还是瞄准重度游戏和观影用户,而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眼镜则更多地结合了智能耳机的功能,成为了智能手机的辅助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自2012年谷歌眼镜和Pebble智能手表横空出世,智能穿戴设备一度成为资本追捧热点,2016年开始,智能穿戴设备进入行业寒冬,经过2017、2018年行业洗牌,终于在2019年重新加速增长,消费热潮高涨,冬天过后迎来了春天。
2022年1月12日至13日,由融资中国主办,融中财经、融中母基金研究院、融中咨询协办的“融资中国2022(第11届)资本年会”在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隆重举办。此次会议以“匠心——投资新生态,价值再发现”为主题,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协会、创投机构、产业资本、上市公司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嘉宾欢聚一堂,对新形势下的行业生态进行了全面的观点挖掘和问题探讨。
在融资中国2022颁奖晚宴上,大会正式发布了融资中国2021年度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榜单,包括“2021年度股权投资机构主榜单”、“2021年度荣誉成就榜单”、“2021年度股权投资人物榜单”、“2021年度股权投资案例榜单”、“2021年度其他综合榜单”、“2021年度不动产基金榜单”、“2021年度特殊机会管理机构榜单”、“2021年度第三方服务机构分榜单”以及“2021年度企业榜单”九大榜单。
云和资本荣登融资中国2021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
| 云豹智能与燧原科技联合开发大规模高性能AI算力平台
近日,云豹智能与燧原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双方各自在DPU (Data Processing Unit) 和AI计算领域的软硬件优势,联合开发大规模高性能AI算力平台,为云端AI计算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双方创新性地提出了DataDirectPath技术:该技术用于高性能分布式数据通信,基于DPU的高灵活性和高性能的特点,实现与云燧T20之间以及与存储之间的高性能直接通信,提升AI训练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训练成本。DataDirectPath包括:DataDirectPath RDMA和DataDirectPath Storage。DataDirectPath RDMA用于AI加速芯片之间的数据通信,而DataDirectPath Storage用于AI加速芯片与存储器之间的高速数据读写。相对于一些GPU厂商推出的私有解决方案,DataDirectPath具有开放性、高兼容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
此外,云豹智能和燧原科技将基于双方技术优势和技术互补,持续发挥协同作用,为云端AI计算降本增效,为行业提供更具创新力和价值的应用解决方案,为国内芯片行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大规模落地基础。
(来源:燧原科技Enflame)
1月12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晓红、无锡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敏芸、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家祺走访芯享科技,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渊斌、副总刘放陪同走访。座谈会上,芯享科技董事长徐培培代表公司向各位领导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并对市领导、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芯享科技总经理沈聪聪就企业现状、创新产品、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阐释。
芯享科技成立三年以来,销售额持续高速增长,已成功跻身行业头部企业。2021年投入研发的RCM产品市占率更是超过80%以上。沈聪聪表示,未来,芯享科技将朝着既定目标,向打造一流半导体工厂数据服务商不断迈进。
(来源:芯享天地)
日前,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就如何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如何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大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其中,关于“证监会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这一问题,易会满主席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贯穿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证监会将把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把握“稳”与“进”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三稳三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积极贡献力量。
一方面,坚持稳字当头。一是突出市场“稳”,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二是突出政策“稳”,稳慎评估资本市场重大政策措施出台的条件和时机,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三是突出预期“稳”,积极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多推出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措施,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防止个体正确、合成谬误。
另一方面,坚持稳中求进。首先,在改革上体现“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优化市场生态,促进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第二,在开放上体现“进”,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强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改革,加强国际证券监管合作,处理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支持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第三,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体现“进”,继续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建设好创业板,扎实办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规范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引导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同时,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发挥好商品期货市场功能,抓实抓细资本市场支持振作工业经济18条举措。
(来源: 证监会发布公众号)
日前,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与洛阳轨道交通集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隆重举行了合资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携手创新发展又掀开了崭新一页。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朝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詹永丰,开发公司总经理张韬亮;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凯,党委书记杨宏旭等相关领导共同出席了洛阳轨道交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暨合资合作签约仪式。
图源:八维通科技
洛阳轨道交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主要经营洛阳地铁互联网支付平台及“洛易行”App,通过深度整合各类资源,统一管理各种支付渠道,提升乘客体验,将线上、线下数据融合,开展基于用户的商业增值运营。
洛阳轨道交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还将依托股东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提供AFC智慧应用服务、智慧乘客服务、信息化服务。在立足服务洛阳市民的前提下,拓展智慧交通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行业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促进公共交通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双方负责人均表示,洛阳轨道交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洛阳轨道交通的智能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洛易行App商业运营能力,打造乘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智能移动空间,造福洛阳市民与国内外游客。
(来源:八维通科技)